原標題:世界頂級學者廈大“論劍” 2019世界人文學術會議開幕
專家演講
2019世界人文學術會議開幕
廈門網訊(記者沈偉彬)4月25日至28日,论剑2019年世界人文學術會議在廈門大學召開,世界世界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顶级130多位頂級學者和學術機構的負責人出席會議,圍繞會議主題展開了一係列學術講座、学者厦大学术學術對話、人文開放性論壇、开幕人文教學研討和文化展示活動。论剑
此次會議由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世界世界亞洲新人文聯網(ANHN)和廈門大學聯合主辦,顶级以“理想、学者厦大学术使命與執行”為主題,人文旨在促進人文學科的开幕交流與發展,推動國內外人文學者的论剑對話與合作。
在4月25日上午舉行的世界世界開幕式上,廈門大學副校長楊斌主持儀式,顶级廈門大學校長張榮、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朝戈金教授,亞洲新人文聯網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教授熊秉真先後致辭。
“人文學術更加追求宏觀、整體、長遠地去提出問題和考慮問題。”朝戈金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很多維度上,人文學術都是把人類的整體利益、原始思想、情感、正義等納入社會的考量發展中,反思人類道德的正確性。
開幕式後,大會舉辦了校長論壇、院長及主任論壇、講座教授及教授論壇三場論壇。張榮、朝戈金、熊秉真、Ann Waltner、Adama Samassekou、Marianne Bastid-Bruguière、Laurent Tissot、James Steintrager、Tim Jensen、Philip Buckley、Tim Jensen、William McBride、曹順慶、彭清龍等15名專家位海內外專家先後作大會特邀報告。
據了解,4月25日到27日,大會開設了3場專題討論會和10個學術工作坊,參會學者就“全球人類史飲膳篇”、“醫療人文”、“科技與人文”“中國東南地區考古的前沿與展望”、“新石器化進程”、“基因與族群曆史”、“文化多樣性”、“遺產及當代人類發展”、“跨文化美學與文藝理論”、“比較文學專題研究”、 “哲學踐行的理論研究”和“哲學踐行的應用研究”、“文本·文體·文獻”、“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女教授高峰論壇”、“以及南洋、族群與水域社會”等主題多角度、多層次進行了發言,分享了最新學術研究進展,共同探討文史哲、人類學和考古學當前發展現狀和麵臨的機遇和挑戰,也就人文學科的前沿焦點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
人文科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它所傳承的人文精神、文化傳統,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發展人文學科,對於傳承和弘揚人文精神,培育青年學生成長成才,推動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廈門大學希望借助借此盛會,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與對話,進一步推動人文科學的發展,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據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副院長張先清介紹,2017年8月,廈門大學參加了在比利時烈日市召開的“2017世界人文大會”,表示將積極與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開展多方麵的學術交流合作,如舉辦“世界人文學術會議”等。2018年4月16日,世界人文學術會議暨第一次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會議在廈門大學召開,近80名中外哲學與人文學科的頂級學者和學術機構的負責人出席會議,並揭牌成立了廈門大學XMU-CIPSH合作辦公室和廈門大學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