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數據債券網

債券數據債券網

謝霆鋒最近好忙

时间:2025-04-28 00:59:01分类:娛樂

  謝霆鋒最近好忙,思议音樂節目導師當完,节目竟電影宣傳跑完,走过又上了新節目,思议在《點讚!节目竟達人秀》裏擔當觀察團成員之一。走过

  在前陣子的思议發布會上,還賣萌教鄧紫棋用京腔模仿美羊羊,节目竟結果迎來孟非一段os:倆人普通話都不咋地。走过

  從觀察團陣容來說,思议這個陣容來選達人,节目竟是走过挺新鮮的,而節目呢,思议給人一種熟悉的节目竟感覺——

  達人秀竟然回歸了?

  達人秀又來了,拿到最多“讚”的走过居然是他?

  節目開始得很幹脆,基本沒有什麽廢話就上表演。

  第一個上台的是一位小姐姐,名叫蜜加,介紹說自己的職業是主播,以為她要開始表現口才方麵的東西,結果表演的是……手指舞?

  隨著音樂的節奏,她的手指不停地舞動,很像隨風飄搖的柳枝。

  這一幕真的讓我想到中國古詩裏的那句“手若柔荑”,仿佛把古人千百年前的稱讚具象化了。

  這樣的節目還挺有創意,其他三位觀察團成員孟非、伊能靜、鄧紫棋都給點讚了,可謝霆鋒就是覺得,還想看到她未來更多的提升空間,而沒給點讚。

  那就來個近景魔術吧,高雨田在抖音上也是高人氣魔術師,之前還在謝霆鋒麵前表演過,是老熟人了。

  魔術也很有意思,活脫脫一個預言家,觀察團拿什麽他最後都能預判,最後呈現的其實是他和奶奶的故事——都知道魔術是假的,但他的表演真挺溫馨的。

  還有一個氣球達人團隊,把各種不同的氣球組合拚接在一起,硬是把節目整成了童話現場,勇者鬥惡龍看得我的中二DNA都要動起來了~

  但這些,還是沒能得到謝霆鋒的讚。不是覺得表演不好,而是他會考慮到達人們後續在節目裏會怎麽“戰”,會考慮到道具、技術等細節……

  你以為可能要有個唱跳俱佳的高人才能讓觀察團四票通過,但最後拿下四個讚的,是來自遼寧的物理老師“光頭強”,現在他是駐村書記初連富。

  “光頭強”沒有表演唱歌跳舞,反而給大家上了一節物理課。

  用平平無奇的水桶做空氣炮,讓鄧紫棋上台“發射”,大家帶著又驚又期待的心情“發射”完,老師才告訴大家,什麽是氣旋渦。

  說要給大家驗證摩擦力和氣壓,直接邀請謝霆鋒和孟非一起帶著觀眾拔河,大家不明所以但是挺投入的,就是使勁拔河……

  拉到觀眾倒地上了書本還是沒裂開,謝霆鋒還貼心扶起觀眾,很nice了

  結果發現,真的拔不動,僅僅就是把兩本書合到一起加個邊接上,一個謝霆鋒一個孟非再加兩隊觀眾,還是拔不動。

  所以,摩擦力和氣壓的力量真挺大的。

  更好玩的是,這位老師開創的表演+講課+講理的教學方式,不僅僅是在教物理,更多的是“悟理”。他說,“空氣炮告訴我們不要生氣,書本拔河告訴我們要團結一致”……道理我們都懂,但這種特別生動的課程還是挺少見的。

  當年要是有這樣的物理老師,想必我會像鄧紫棋一樣,少睡幾堂課了。

  也是到了這個地方,我才突然明白了節目“點讚”的意義。

  ——你說達人秀,到底是要達人,還是要“秀”呢?歌唱得好舞跳得好是不是就算最好的舞台?一個人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也有展示一技之長的機會嗎?

  顯然,“光頭強”老師給了一些答案,但延伸到整個節目,又不止這些。

  “點讚”的意義

  《點讚!達人秀》其實是屬於綜合類的節目。由達人們進行表演,評委決定給過或不過,從模式上來說不算複雜。

  這種模式,最早是英國的《英國達人》,從2007年就存在,到現在依然還在播,節目非常長壽。

  高光的瞬間有不少,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蘇珊大媽,平平無奇的打扮,但唱歌一鳴驚人,評委都說她是節目三年以來最大的驚喜;

  還有這位80多歲還在台上跳舞的老奶奶,真的給人滿滿的勵誌感。

  但更多的時候,因為可以隨意滅燈的賽製,加上很多評委都是走毒舌路線,各種“打臉”現場就頻頻發生。

  比如老奶奶第一次參賽的時候,就有評委覺得表演太平淡而滅了燈,到後來老奶奶使出殺手鐧,才大呼後悔……這樣的“打臉”和各種毒舌現場,大家都挺愛看的。

  類似的模式,TVB也曾做過,翻譯成《殘酷一叮》,更注重“叮”,參賽者能演夠多少秒就能得到多少錢,結果出現了很多劃水達人,主持人笑到飆淚,完變成搞笑節目……

  而這樣的節目模式,引進到內地,也有十年時間了,大家其實已經看過了許多不同的達人和評委點評模式,今年還再有新版本,那麽問題來了——

  在達人和“秀”上,該怎麽突出重點?

  目前最明顯的變化,是減少或者取消(至少在第一期)了“叮”的環節,每個表演都完整呈現。

  其次,是表演的內容,走心很多,每個達人都有想要表達的主題。

  比如高雨田,本身在抖音上就是個高人氣魔術師,按理說,他可以拿出更帥炸的“殺手鐧”,震驚觀察團。

  可這次,他隻是想講一個關於自己和奶奶的故事,從魔術技巧角度上來說,就沒那麽難,但節目組給了這樣的表達,一個充分展示的舞台:普通人也有權利通過自己的表演,去表達藏在心內的情感。

  類似的還有種植新疆棉的“棉花哥”,在抖音上的故事有點搞笑,但又樸實動人。每年他都會勸老婆幫忙摘棉花,然後給她立flag“摘了就給你送鑽戒”……

  一開始她覺得浪費錢,但三十年後大叔再說這話,她卻說“不買”,“這句話都說了三十年了好吧”——雖然好像有“怪罪”的意思,但語氣裏明明帶著愛。

  可這個棉花哥,還真不是隻在短視頻上拍著玩,在現場,他用鍋蓋等日常用品組成了一套鼓,打著鼓給老婆唱了一段小虎隊的《愛》。

  這段表演完全稱不上有什麽技巧,但鄧紫棋直接破防了。

  所有人都被大叔心裏那種愛與熱情感染,愛是對老婆的,他想要在節目上以歌對她說“我愛你”;熱情是他心中的“少年感”,對音樂的熱愛,從未因歲月變遷而磨滅,日常給老婆唱唱歌,也很幸福。

  這樣普通人的日常在舞台上展示出來,也特別堅韌有力。

  這樣走心的表演,觀察團當然不會當場“叮”掉,並且表演的本質,回到了真正的“達人”身上,讓人得到了一種更本質的快樂。

  正如棉花哥的歌聲,給人感覺既淳樸、又真摯。你知道自己與歌者之間沒有隔閡,你與他同處一個現實,愛就是愛,痛就是痛,人與人的悲歡在此相通。

  說起來,以往我們對“秀”的理解也有些固化,仿佛表演者演完就應該進入流金歸藏的娛樂圈去博大名利。

  但其實,更多人在舞台上得到喝彩以後,會回歸生活的平凡。“Show”是展示,也是表達,它可以通向快樂和感動本身,而未必是通往名利的台階。

  比如你能透過舞台看到棉花哥在藍天和田野之間歌唱的樣子,卻很難想象他把外套一脫,開始發專輯、建立粉絲團……在他而言,歌唱本身就是快樂的,流雲與藍天會聽見,廣袤的原野會喝彩……並不需要有一條花路通往哪裏,因為他本就是順著花路來到原野中央的。

  我覺得這才是“秀”,展示一些令自己快樂的東西、秀出自己所推崇的價值觀,向別人介紹自己所熱愛的人事物。

  謝霆鋒問“光頭強老師”,是想用物理實驗贏得比賽嗎?其實答案不言自明,這位大叔當然不會想著要出道或怎樣,但對於教學這件事,他是真的用心,且熱愛。展示出這種狀態,本身就有價值。

  而如果有更多老師看到他的教學方式而受到啟發,用寓教於樂的形式把知識教給學生,那其實是功德無量的。

  這或許,才是“達人秀”前麵,加了“點讚”二字的意義吧。

  E姐結語:

  節目另一個有意思的改動,是互聯網與電視台的互動。

  都知道“達人秀”係列,就是接受各地有才華的人報名,無論想展示什麽樣的才藝都可以。而最多“達人”的地方在哪裏呢?就在我們經常刷的抖音平台上。

  看到他的短視頻和相關報道,會覺得很美好,日常采摘棉花,他會撿來一套架子鼓,自學打鼓課程、拆開自己塵封的渴望,在希望的田野上唱響時代的聲音。

  都說這是信息時代,我們在互聯網上生活,而互聯網的本質之一,正是建立在信息交互基礎上的自由表達。數據時代所追求的萬物互聯,實際上大幅降低了人們“表達”的門檻,如果是在上世紀,我們在曲藝團和電視台見到棉花哥的概率會無限近乎於零。

  互聯網有個術語叫“下沉”,不止對電商適用,整個內容行業都在嚴肅地思考下沉問題。每個人都有想要表達的東西,當金字塔的底部開始發出自己的聲音,絕不能因為預判它“不專業”就不傾聽。

  孔子雲,禮失求諸野。《詩經》集十五國風,成千古雅韻;《樂府》采百家歌吟,鑄世代風流。民間永遠是有寶藏的,文藝作品中有多少真情,往往由創作者腳下有多少泥土決定。

  當然,從達人的角度來說,隻是簡簡單單的“夢想的距離又更近了”,而從節目乃至擴大到整個行業來說,本身就是一次有意思的實驗,將短視頻和各種渠道的達人中到一起,讓網絡達人有“觸電”的機會,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嚐試“網絡推動電視節目”發展的可能性,讓一檔老牌的節目,有了更多元化的可能。

  時代的浪潮,總在不停地前進,你看結婚了三十年的棉花哥也會上網學打鼓,會拍短視頻,電視台節目為什麽不能和互聯網有新聯動呢?好看的達人秀,點一下讚,難道不是更好玩嗎?

  前所未有的技術條件,本身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這個“下沉時代”裏,蘊含著互聯網最原始也最基礎的信條——信息與人的聯結。信息的輸出,是“秀”;而信息的整理與接收,在內容領域可以簡化為“點讚與否”。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