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坐月子”宅著不動女子患上深靜脈血栓 所幸最後有驚無險
黃勁超圖
海峽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生完寶寶“坐月子”,坐月子是宅着最后中國古往今來的傳統。許多人“坐月子”喜歡宅著,不动甚至躺著不動。女患但醫生提醒,上深所幸這種行為其實隱患很大,静脉有可能患上深靜脈血栓。血栓
年輕的有惊陳女士剛經曆剖腹產,誕下一個寶寶。无险一家人都十分高興,坐月子對正在坐月子的宅着最后陳女士也是嗬護備至,甚至讓她都在床上躺著,不动沒想到這反而讓她痛苦不堪,女患所幸最後有驚無險。上深所幸
陳女士在床上休養十日後,静脉左下肢出現腫脹非常明顯。一開始,她以為隻是自己活動少又吃多了月子餐,就沒在意。但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她的腿開始紅腫,且伴隨難以忍受的劇痛。家人見狀趕緊連夜從平和老家將其送到廈門市中醫院放射介入診療科救治。
經醫生診斷,陳女士患的是產後下肢深靜脈血栓。為了盡可能減輕陳女士的痛苦,介入科主任廖良忠及主治醫師曾德筠決定,為其進行靜脈介入治療,通過微創手術將血栓溶解並且吸除。目前,陳女士的恢複狀況良好。
進行手術的廖良忠介紹說,一般情況下,人在受傷出血時會激發凝血機製,最直接的就是產生大量的血小板,及時止血,防止失血過多。孕婦由於種種原因,本身處於高凝狀態,加上剖腹產手術過程中出血量較大,產婦血液黏稠度大,術後還久躺不動,下肢血流緩慢,極易結成小血塊,也就是深靜脈血栓。
廖良忠說,陳女士還好就診及時,沒有造成更大的危險。“最危險的情況就是血栓從血管壁上脫落。脫落的血栓會順著血流到處跑。如果進入心髒,並且把通向肺的血管堵住,就會導致我們常說的肺栓塞,死亡率極高。”
廖良忠提醒,產婦想要避免出現深靜脈血栓,最重要的是要盡早下床運動,通常順產的媽媽在產後1天就可以下地走動了,剖腹產的媽媽則要推遲到產後2天—3天。孕期也要注意合理膳食,少吃高糖、高油、高脂食物。如是孕產期血栓性疾病高危人群,建議穿下緊上鬆的彈力襪,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