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數據債券網

債券數據債券網

资本檢查中稅務部門還發現

时间:2025-04-28 01:01:33分类:焦點

雷達財經文|張凱旌編|深海

11月22日,偷税雷達財經從國家稅務總局杭州市稅務局官網獲悉,雪梨朱宸慧(雪梨)、资本林珊珊兩名主播因在2019-2020年期間偷逃個人所得稅3036.95萬元、版图1311.94萬元,有多被監管追繳稅款、偷税加收滯納金並分別處以1倍罰款6555.21萬元、雪梨2767.25萬元。资本

檢查中稅務部門還發現,版图李誌強涉嫌策劃、有多實施和幫助朱宸慧、偷税林珊珊偷逃稅,雪梨並幹擾稅務機關調查。资本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版图雪梨還是有多宸帆電商創始人,林珊珊則是宸帆自主孵化的首名紅人,現任宸帆電商首席營銷官,李誌強是宸帆電商首席戰略官。

雪梨是淘寶的當紅主播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雪梨以39.86億元的銷售額排名全網第五。而在今年的6月、8月,雪梨更是曾反超李佳琦成為直播帶貨銷售排行榜第二,僅次於薇婭。目前在淘榜單的淘寶直播達人榜上,雪梨、林珊珊分列第4、13位。

而在多年發展中,雪梨已構建起相當規模的資本版圖。

目前,雪梨、林珊珊均已在微博中發布《致歉信》,並表示為了進一步完善合規,將暫停直播間直播,進行規範和整頓。

雪梨、林珊珊合計被罰超9000萬

根據杭州市稅務局稽查局有關負責人的描述,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發現,朱宸慧、林珊珊兩名網絡主播涉嫌偷逃稅款,於是依法依規對其進行立案並開展全麵深入稅務稽查。

經查,朱宸慧、林珊珊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通過在上海、廣西、江西等地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分別虛構業務將其取得的個人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8445.61萬元、4199.5萬元,轉變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偷逃個人所得稅3036.95萬元、1311.94萬元。

天眼查顯示,上述稅務部門提到的相關個人獨資企業,位於北海的尚處存續狀態,位於上海的企業已於今年8、9月被注銷,位於宜春的則均在9月13日變更了投資人,由朱宸慧、林珊珊變更為蘇超然、芮豪。

同時,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分析,還發現其他個別網絡主播在文娛領域稅收綜合治理中自查自糾不到位,存在涉嫌偷逃稅行為,正由屬地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稽查。

雷達財經注意到,此前國家稅務總局官網消息曾顯示,2021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統籌協調浙江、廣西等地稅務部門,依法對兩名主播及相關企業進行立案檢查。檢查發現,兩名主播均涉嫌違規將個人收入轉變為企業經營收入,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涉稅金額較大。

10月底,還有網友爆料稱,雪梨背後公司因稅務問題遭立案調查,不過彼時雪梨團隊負責人對此表示傳聞不屬實。

雷達財經曾在《一次帶貨180億,李佳琦薇婭要交多少稅?》一文中提到,由於頭部網紅主播們與明星同屬高收入群體,很容易適用遞進稅率表中的最高檔稅率,因此在北京藍鵬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王之焰看來,其很可能會進行“稅收籌劃”。

具體而言,即成立自己的公司,以合作的模式與平台訂立民事合同。也因此,成立個人獨資企業、結合地方政策在稅收窪地園區設立公司合理避稅,已經是主播這類高收入群體的常規操作。

“個人獨資企業是在法律上合法的經營主體,其按照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不是企業所得稅的征稅主體,所以是這些年大家常用的使用稅收籌劃方式。如果在納稅申報過程中合規,這種方式本身是合法的。”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顧問劉奕杉表示。

但是在稅收籌劃的過程中,這種方式逐漸“變了味”。劉奕杉坦言,如果過度利用或者是不規範利用政策,讓國家發現被鑽了空子,就要嚴管。

“現在很多所謂的稅收窪地為招商引資,給部分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征收的稅收政策,導致這些企業應納稅所得額遠低於實際的應納稅所得額,大大降低了稅負,這種方式是不合適的,合不合法還要依個體而論。”

雪梨與王思聰分手後創立宸帆,林珊珊成首位被捧網紅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被罰的雪梨、林珊珊以及通告中提到的李誌強,均來自宸帆電商。

對於雪梨、林珊珊,不少人的關注點在於其與王思聰的關係。2015年,雪梨與王思聰的戀情曝光,使其紅極一時;而在今年王思聰的生日會上,剛剛與大白離婚的林珊珊也出現在現場。

事實上,兩人在商業領域,尤其是帶貨方麵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2011年,還在上大三的雪梨(原名朱宸慧)就和舍友錢昱帆開了淘寶店“錢夫人家雪梨定製”,網店憑借銷售年輕女孩喜歡的服裝款式,月流水一度達萬元以上。與此同時,雪梨開始在微博上分享穿搭和護膚,積累原始粉絲,成為頭部KOL,為自己的淘寶店引流。

同年,林珊珊也開始接觸電商行業,走上了在淘寶獨創服裝品牌的路線,並通過在其他各平台種草引流。

如今,在多年的積累後,雪梨和林珊珊在淘寶上的店鋪訂閱數已分別達到2825.9萬、961萬。

2015年,與王思聰的戀情讓雪梨在全網的熱度直線上升。有報道稱,戀情曝光當日,雪梨淘寶店鋪就暴漲了400萬的粉絲。不過,從兩人被拍到在一起再到雪梨主動在社交平台中宣布分手,僅過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而宸帆電商,正是雪梨宣布分手後三個月創立的。

成立後不久,宸帆電商就宣布與新浪微博達成合作。網絡中廣泛流傳的一個故事是,宸帆電商僅用時三個月,就把第一位簽約紅人的月銷售額從170萬運作至3000萬。

而這位紅人,正是林珊珊。據報道,林珊珊與雪梨兩人在國外相識,因在交談中發現彼此在品牌發展趨勢判斷和未來目標規劃上都出奇的一致,遂決定合作共事。

此後的時間裏,宸帆電商逐漸蛻變為一家網紅孵化電商平台,其從服飾起步,所涉獵的產品還包括化妝品、鞋帽、家居、零食等。2017年雙十一,開場不到10分鍾,宸帆電商的交易額就已經破億。當年,公司估值已近10億。

而直播電商風口的到來,則讓宸帆電商完成進化,並收獲了資本市場的青睞。據天眼查,宸帆電商首次獲得融資的時間,正是雪梨切入直播電商的2019年。

2021年,宸帆電商更是在3、4月連續收獲兩輪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分別由眾源資本和蘭馨亞洲領投。公司方麵稱,引入資本是因為挑戰新消費品牌的路上,需要大量投入。

目前,官網信息顯示,宸帆電商共簽約了超350個紅人,全網粉絲覆蓋超4億。公司旗下擁有初禮、雪梨生活等15個自主時尚品牌,並與40餘個國際知名IP建立了聯名合作關係。

8月,雪梨還曾在采訪中透露,宸帆在品牌電商板塊的年銷售額在50億元左右。

資本版圖龐大,年內多次“翻車”

除了宸帆電商,雪梨還在多家公司任職。據天眼查,其任職過的企業共24家,目前有10家已被注銷,剩餘公司除稅務部門提到的個人獨資企業外,還包括宸帆電商的兩家股東公司,朱宸慧也借此在宸帆電商中持有55.49%的股權。

曆數宸帆電商的三次融資,2019年的融資中,引爆點資本和瓊碧秋實曾以資方身份入局,前者穿透股權後的實控者是新三板上市公司摩點文娛,不過該公司已於今年7月摘牌;2021年最新一輪融資中領投的眾源資本,背後則是上海報業集團。

此外,據媒體報道,幫助雪梨、林珊珊偷逃稅的李誌強曾是電商知名企業有棵樹董秘兼首席財務官。有棵樹主要從事跨境電商進出口相關業務,曾於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在新三板短暫掛牌,後被另一家上市公司天澤信息收購。

雪梨的資本版圖中還有楊天真的身影。2020年6月,楊天真宣布正式告別14年藝人經紀生涯,轉戰直播開啟二次創業。此後不久,楊天真旗下新增的杭州壹毫不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東中,杭州辰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杭州辰範”)持股50%。彼時,雪梨正是杭州辰範的執董兼總經理。

杭州辰範對外投資的公司多達21家,公司經營範圍遍布供應鏈、娛樂傳媒、電商等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據騰訊娛樂報道,雪梨丈夫張衍是富二代,家庭背景雄厚。但其行事極為低調,因此過往的公開資料中與張衍有關的其他信息極少,直至近期一起貪腐案的發生。

雙十一前夕,一份抬頭為杭州盛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盛珩文化”)的刑事案件通告流傳於網絡,通告稱盛珩文化員工孫某(花名:雪雪)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立案調查並刑事拘留。

具體而言,孫某自2020年10月開始,在身為公司員工期間,利用其負責滋補品類職務上的便利,收受合作方利益,一年內貪汙300萬元。不過該數字並未被官方證實。

南方都市報報道稱,孫某是雪梨直播團隊滋補品類的招商人員,盛珩文化則相當於宸帆的直播代運營公司,也被業內稱之為“雪梨老公的公司”。

而盛衍文化的招聘簡介,也將雪梨、林珊珊等人作為了其中亮點。對此,宸帆公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雪梨的直播業務是放在第三方公司盛珩,第三方公司拿雪梨做宣傳招聘也能理解。”

但從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顯示的材料來看,盛衍文化的股東為胡敏、楊洪林、潘淑芳、林榮金,並未出現雪梨本人及張衍的身影。

除貪腐案外,雪梨在年內有過多次翻車經曆。

8月26日,雪梨在粉絲節當天設置了共70萬份1分錢秒殺商品,然而在黑貓投訴平台中,卻有23名搶到商品的用戶投訴稱,自己明明不在偏遠地區,但搶到的秒殺商品卻需要付999元運費。對此光明網直言,雪梨此舉明確屬於違約行為,應承擔相應責任。

而虛假宣傳更是曾在雪梨直播間多次出現。2020年雙十一期間,就有消費者向雷達財經舉報稱,自己在雪梨直播間購買的粉底在算上優惠和津貼的情況下價格與平時無異;而在2021年,也有用戶針對雪梨直播間周年抽獎獎品、牛排虛假宣傳進行投訴。

強監管下,網紅主播或迎來“補稅潮”

近兩年站上風口的直播電商行業,是高收入人群重點集中地。據艾瑞谘詢報告,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超1.2萬億元,年增長率為197%,預計未來三年年均複合增速為58.3%,預計2023年直播電商規模將超4.9萬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行業內主播的從業人數達123.4萬人。有業內人士透露,在各平台,年收入過百萬、收入上千萬甚至過億的主播,至少幾千人。

對此,9月中宣部、國家稅務總局接連發文稱要加強包括明星藝人、網絡主播等在內的文娛領域從業人員的稅收管理。

複旦大學經濟學院稅務專業學位行業導師汪蔚青認為,這意味著除了注冊公司的“大主播”,獨立運營的個人主播也需嚴格遵照國家稅收政策,依法納稅。

十一過後的一則消息顯示,鄭州市金水區稅務局已運用大數據實現信息係統自動提取數據,追征一名網紅的662.44萬元稅款收入國庫。662.44萬元中,含補交稅款634.66萬元、滯納金27.78萬元。

“國家嚴厲監管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工作,對高收入人群肯定是有很大影響的。國家敲擊的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敲擊的是所有個人所得稅的繳納主體。”劉奕杉表示。

在她看來,明星、網紅的流量效應可以迅速地傳達國家的態度。“大家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在調整了,據我所知,很多稅收窪地已經在整改,很多不合規的個人獨資企業已經在自查。”

參考此前明星補稅的連鎖反應,一場網紅主播們的補稅潮或已經悄然臨近。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