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數據債券網

債券數據債券網

資管新規過渡期臨近結束

时间:2025-04-28 01:14:08分类:熱點

資管新規過渡期臨近結束,浙商资管资管值券商資管業務卻大麵積收到監管罰單。收重

12月7日,量级浙商證券(601878.SH)發布公告,罚单近日,月家因产公司子公司浙商資管及相關責任人員分別收到了浙江證監局出具的券商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

浙商證監局列出了浙商資管存在的品估五大問題:

一是對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資品種采用的估值技術不一致。

二是问题對產品持有的違約資產估值不合理,也未按規定向投資者披露相關信息,被罚且其中部分集合產品持續開放申購、浙商资管资管值贖回。收重

三是量级投資交易管理存在缺失。交易員及投資經理在交易時間通過個人手機接聽電話,罚单權益交易室攝像監控未覆蓋全麵。月家因产個別權益交易員在公共辦公區域進行股票交易、券商擁有查看固定收益交易執行權限。

四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製度不健全。公司內部製度允許向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低於產品風險等級的投資者銷售私募資產管理計劃。

五是合規人員配備不足。未設置專職合規人員負責債券交易合規管理,未向異地債券交易部門派駐合規人員。

最終,浙商證監局要求浙商資管責令改正,暫停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按規定為接續存量到期產品持有的未到期資產而新設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不限製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備案),相關責任人員被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2年的監管措施。

浙商證券表示:“上述事先告知書所涉產品為部分私募固收類資產管理產品,相關產品經浙商資管前期自查整改均已整改清理完畢。暫停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事項對浙商證券合並收入和利潤的影響極小,不影響浙商證券正常經營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浙商資管,近日中金公司、申萬宏源證券兩家頭部券商也因資管產品估值問題收到監管罰單。

11月5日,北京證監局公布的罰單指出,中金公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使用成本法對私募資管計劃中部分資產進行估值,二是存在對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資品種采用的估值技術不一致的情況。公司因此被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11月24日,上海證監局公布的罰單指出,申萬宏源證券存在對不同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持有的同類資產采用不同估值方法的情形,且個別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未嚴格遵守公允估值原則,估值方法不合理。此外,公司個別私募資產管理計劃在相關債券已發生實質違約的情況下未及時調整估值,估值程序存在缺陷。公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一位券商資管業內人士告訴界麵新聞記者:“這個問題還挺嚴肅的,快到資管新規整改期限了,居然還有人用假淨值真成本法在估值。就是說,應該要用淨值法(市價法),卻還在用攤餘成本法估值,然後把後者偽裝成前者。”

“抱著僥幸心理,以為不會被發現,因為隻有部分資產這樣估值,表麵上產品還是體現淨值而不是原來報價型產品的報價。”上述人士補充道。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證券投資基金估值業務的指導意見》第一條第二項指出:“基金管理人對投資品種進行估值時應保持估值程序和技術的一致性。同一基金管理人對管理的不同基金持有的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資品種的估值原則、程序及技術應當一致(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品種除外)。為確保估值程序和技術的持續適用性,基金管理人應建立定期複核和審閱機製,以確保相關估值程序和技術不存在重大缺陷。”

上述意見第二條第二項還強調:“對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投資品種,應采取在當前情況下適用並且可利用數據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采用估值技術確定公允價值時,應優先使用可觀察輸入值,隻有在無法取得相關資產或負債可觀察輸入值或取得不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不可觀察輸入值。”

據統計,包括上述3家公司在內,11月以來,共有8家券商資管業務收到罰單。

11月8日,方正證券北京資管分公司被北京證監局出具警示函;11月11日,華安證券因私募資管業務問題被安徽證監局要求責令改正。

11月26日,證監會對國元證券出具警示函,要求招商資管、長江資管責令改正,長江資管總經理楊忠和合規負責人吳迪均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3家公司被罰原因皆為:“存在資產管理產品運作不規範,投資決策不審慎,投資對象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不到位等問題。”

被罰公司的業績來看,2021年半年報顯示,浙商資管上半年淨利潤同比減少73.85%,淨利潤規模在上市券商的資管子公司中排名倒數。招商資管上半年淨利潤同比減少1.53%。國元證券實現資產管理業務利潤4424.94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6%。方正證券實現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1.20億元,同比減少30%。長江資管、華安證券、中金公司資管業務業績有所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