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民網購境外商品6小時可到貨 廈門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第一單昨通關
工作人員正在備貨。市民商品商网税进
海峽網訊 (文/廈門晚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洪鈞 鄭伯堅 圖/陳立新)昨日,网购廈門海關成功驗放首單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模式貨物,境外境电標誌著廈門口岸新增一種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態。可到口第當日,货厦由國內消費者下單的门跨10票韓國膳食纖維營養劑發往廈門、廣東、购保上海等地。单昨
貨物先進來網購到貨時間大大縮短
昨天下午,通关位於海滄的市民商品商网税进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內,放著一個20尺標準小集裝箱的网购韓國進口貨物。本次廈門口岸首單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業務,境外境电是可到口第在廈門本地電商平台企業“廈門海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線上交易平台完成的。
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後,货厦由代理申報企業完成申報放行,门跨並裝運離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當日,首單貨物通過順豐快遞送達廈門消費者手中。從下單到簽收,整個環節不超過6小時,通關效率提升了30%,電商企業物流成本節約了15%左右。
據海滄海關保稅監管科副科長蘇羽介紹,實施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模式以後,電商企業可以先把大批量貨物集中存放於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根據國內消費者訂單拆分成小包裹,消費者以個人網購商品形式向海關申報,海關再進行征稅。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成本有所降低,網購所需時間大大縮短。
成本大幅降海淘價格可以更加實惠
以前廈門口岸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隻能以跨境電商直購模式。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廈門海投跨境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永說,原來海外直購模式,是電商平台集齊消費者的訂單後,再采購進口,大約需要10天到20天;新的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則采取集中采購,裝運至廈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能夠大幅降低商品的采購成本和物流成本,消費者網購到貨時間縮短至3到5天,廈門本地時間更短.,從而為消費者帶來更實惠的價格。如前文所提的韓國膳食纖維營養劑,現定價76元/盒,若從韓國專櫃購買加上運費,約需110元至120元。此外,跨境電商新政出台後,保稅備貨商品在進口通關全程接受嚴格監控,能夠更好地保證商品的質量及消費者的利益。
當然,跨境電商企業得在倉庫備有貨品,消費者才能享受網購保稅進口模式的便利。據悉,目前跨境電商進口業務的兩種模式“直購進口”與“網購保稅進口”,均已在廈門落地,國內消費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進行網購。
背景
廈門關區跨境電商業務 去年同比增長近三成
海峽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洪鈞)2018年11月2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並將政策適用範圍從之前的杭州等15個城市擴大到廈門、武漢、西安等22個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城市,備受期待的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模式正式落地廈門。
據悉,會議決定,在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內商品實行限額內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征收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享受優惠政策的商品範圍,新增群眾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將單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將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萬元提高至2.6萬元,今後隨著居民收入提高相機調增。
來自廈門海關統計,2018年關區跨境電商專屬模式業務穩步增長。全年共監管進出口跨境電商商品53.9萬件,同比增長26.82%。其中一般出口52.1萬件,同比增長95.23%。
廈門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完善政策功能和監管鏈條,推動跨境貿易業態和規模雙突破,支撐廈門口岸打造成為我省跨境電商產業的驅動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