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數據債券網

債券數據債券網

业街大同路建設於1927年

时间:2025-04-27 16:28:08分类:休閑

原標題:大同路:老廈門最繁華商業街 保留下不少地標建築

大同路64-68號大樓,厦门厦门下頂部兩個亭子風格不同。大同

海峽網訊(海西晨報記者彭怡郡)大同路上,最繁筑風格各異的华商建築錯落有致,無聲訴說著這裏曾經的业街輝煌時刻。廈門市老房子曆史研究者曾謀耀(曾道人)表示,保留标建大同路是少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當時大同路的厦门厦门下熱鬧程度,幾乎可與如今的大同上海南京路相媲美。今天,最繁筑晨報記者就與您聊聊大同路的华商故事。

優越地理位置造就繁華

曾謀耀介紹,业街大同路建設於1927年,保留标建是少地廈門第一波城市建設時建成的第二條馬路。其總長1100米,厦门厦门下寬9米,以思明北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道路兩側建築大多都是騎樓,底層均為店鋪。

從前,大同路的商業發展風生水起,很大程度源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曾謀耀表示,大同路毗鄰銀行、海關等重要機構,周邊的海後路、升平路更以“金融街”著稱。“大清一等郵局”、合福慶公司(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渣華輪船公司代理)以及“貿易一條街”人和路也在大同路周邊。“廈門是通商口岸,許多海外華僑返回家鄉,或是前往南洋時,都會在廈門中轉。而大同路靠近輪渡碼頭,船隻來往密集,許多海外華僑都選擇在此采購禮品,造就了大同路的繁華。”曾謀耀說。

據1949年的《廈門商業行名錄》統計,當時的大同路有45家大小百貨公司、19家綢布店、36家金店、20家參行,廈門著名的三大百貨公司“永康成”“南泰成”“捷克”也都在大同路上。

保留下不少地標建築

據了解,大同路兩邊的房屋,大部分是海外華僑投資建設的。如今,這些老建築卻鮮有人知了。

海後路36-40號、大同路2-4號的老建築看似不起眼,但曾謀耀表示,這裏曾是廈門三大旅社之一的大千旅社。

位於橫竹路2-4號、大同路65號的同英布店創辦於1903年,曾是廈門最大的綢布商行。曾謀耀介紹,最初同英布店經營洋貨,有德國、日本的染料,英國的西藥以及其他國家的商品。1930年後,其兼營國內外的棉紗。鼎盛時期,同英布店的規模達到1400平方米。隻不過,多年前同英布店就關門了,變成一家普通店鋪。

大同路64-68號是一座4層大樓,是目前廈門舊市區內保護較好的洋樓,也是大同路上最有特色的老建築。其中最突出的是樓上的兩個亭子。它們的建造風格不同,一個是拜占庭式,一個是羅馬式。1930年前後,大同路64號為成記公司產業,大同路66-68號為瑞芳參行。如今,這些大樓也變成辦公場所和商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