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筆,文明力透紙背。中国浙江
近年來,篇宁浙江寧波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波文笔书打響“在寧波,写幸看見文明中國”城市品牌,福答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行動,文明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等,中国浙江不斷提升城市文明高度、篇宁精神厚度、波文笔书人文溫度。写幸
精神引領,福答春風化雨潤澤人心
“我講過農技經驗,文明說過浙江有禮,中国浙江宣講過黨的篇宁創新理論,也倡導過鄉風文明。”在慈溪市橫河鎮彭橋村巾幗文明實踐站,“農民演說家”彭啟啟上演一場即興宣講。
2024年10月11日,慈溪市“農民演說家”、種糧大戶彭啟啟正在介紹自己的經曆。鍾奕 攝
一次次理論宣講匯聚思想共識,書寫文明寧波的鮮明注腳。建設“天一軒”發聲平台,組建三千六百多支宣講隊伍,成立15家宣傳名師工作室,創新“舜江快播”“幸福巴士”“鄞鈴”文藝宣講等形式,每年開展線上線下宣講六萬餘場次……寧波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主流價值引領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主線,寧波落細落小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文明新風尚浸潤心田、凝心聚力。
寧波已持續23年開展“慈善一日捐”活動,“做好事不留名”成為市民奉獻愛心的風尚。
每至秋末冬初,愛心網友“順其自然”總會如約而至,連續25年向寧波“匯”出一份特別的愛,隱名捐款1577萬元。在“順其自然”的感召下,匿名捐款的愛心人士已超5000位。
2024年10月11日,潘明傑接受“文明中國”主題采訪報道組記者采訪。鍾奕 攝
在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中,好人從“個體”成為“群像”。點亮千家萬戶燈火的“時代楷模”錢海軍、挺身而出為同學擋刀的全國道德模範崔譯文、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中國好人”潘明傑……
截至目前,寧波市現有“時代楷模”1人、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12人、“中國好人”122人,浙江省道德模範24人、“浙江好人”365人,寧波市道德模範172人、“寧波好人”1447人。
“身邊的好人”成為道德的明燈,照亮更廣闊的社會空間,讓“愛心寧波·尚德甬城”品牌熠熠生輝。
全民參與,全域文明持續深化
文明有禮,示範先行。
寧波深入實施“浙江有禮·寧波示範”市民文明素質養成行動,開展“有禮講堂”兩千餘次,組織網上網下有禮實踐活動五千餘場次,推出10張縣域“有禮”名片,打造有禮樓道、街巷、校園、公園等200個有禮單元。“寧波有你、彬彬有禮”從“一處美”走向“全域美”。
先後出台《寧波市公筷使用規定》,修訂《寧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印發《寧波市誌願服務嘉許激勵實施辦法(試行)》……寧波以法治之力,形成看得見的文明風尚。
“群眾在哪裏,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創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日,每月5日圍繞“浙風十禮”“一月一主題”開展群眾性文明實踐;建成10個區(縣、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6個鄉鎮(街道)實踐所、2798個村(社區)實踐站,實現三級陣地全覆蓋。
2023年,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聯動開展主題活動萬餘場次,吸引一百二十餘萬人次參加。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成為老百姓“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如今,寧波在全市推廣“我們的家園”行動,從“家園美”“家園善”“家園和”“家園綠”等十方麵入手,廣泛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共建共享幸福美麗文明家園。
2023年11月,鄞州區“共享奶奶”正在接送孩子。鄞州區文明辦供圖
在城市,“共享書房”“共享花園”“共享餐廳”等群眾為參與主體的“共享”項目遍地開花;“最幹淨小區”“最幹淨校園”“最幹淨公交場站(亭)”等持續推進……寧波堅持把文明創建與城市形象塑造貫通起來,讓新老寧波人在每一個轉角、每一處細節都能邂逅“美”。
在鄉村,奉化長嶺村以和美、潔美、幸福為目標,發動基層群眾改善提升鄉村生活空間;餘姚橫坎頭村聚力人居環境更加潔美有序,大力推進“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村道”“美麗庭院”等行動……寧波以深化“千萬工程”為引領,將文明的種子播撒在四明大地的大小村落。
從城市到鄉村,大美寧波由點及麵遍及全城,文明從“盆景”變為“風景”。
文化之光激越前行力量。寧波以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為引領,海絲文化、陽明文化、藏書文化、慈孝文化等港城特色文化,被納入本土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市、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雙雙獲評國家一級館,寧波博物院、天一閣博物院、中國港口博物館位列國家一級博物館;“一人一藝”普及彰顯全民“文藝範”……以文塑城,以文興城,“內外兼修”讓文明底色更濃、成色更足。
為民惠民,擦亮城市幸福底色
以人為本是文明創建的初心,人民滿意是文明創建的標準。堅持共建共享、創新機製路徑,是寧波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呈現新特色的關鍵。
寧波市鄞州區華泰小學的“最美上學路”。鍾奕 攝
著眼群眾關心關切的“小事”,辦為民謀福利的“大事”。2017年,寧波在全國率先打造“最美上學路”,以人行道提質改造小切口,解決家長送孩子上下學的“急難愁盼”問題,讓市民出行安全有序又文明。
在“最美上學路”經驗基礎上,寧波圍繞學校、社區、醫院、農貿市場、交通場站、商場超市、綜合寫字樓等周邊的人行道,係統性打造“七彩惠民路”,讓更多人行道成為市民可感可及的暖心路、幸福路。
15年來,寧波麵向全市推出民生實事項目一百六十餘項,其中,統籌推進老舊小區和菜場改造等工作,全市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692個,惠及居民36.6萬戶,創成“五化”農貿市場83家,省三星級以上文明規範農貿市場覆蓋率提升到67%。
為人民而改革,為人民辦實事。寧波持續推進“最多跑一次”“最多報一次”“一件事”集成改革,完善“浙裏辦”寧波頻道辦事功能,社區“民生微實事”項目覆蓋率超過90%。
著眼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寧波推動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所得、病有良醫、老有康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等“七優享”工程,建成15分鍾生活圈、健康圈、文化圈、體育圈、托幼圈、養老圈,還蟬聯全國健康城市建設樣板市。
如今的寧波,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居副省級城市第3和第1位,倍差連續20年縮小至1.66,共富願景逐步變為幸福實景。
寧波以一域精彩為文明中國添彩。寧波人民用點滴行動持續擦亮“在寧波,看見文明中國”城市品牌,推動寧波朝著建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城市的目標邁進。(采訪報道組:鄧純雪 鍾奕 徐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