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數據債券網

債券數據債券網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

时间:2025-04-27 16:38:05分类:時尚

  作為全年的年车收官之作以及下一年的車市預熱,廣州車展總是市风释放势被業界冠以“來年車市風向標”的殊榮。11月19日,向标新今年車市的广州最後一場饕餮盛宴拉開帷幕,車展過後的车展产业總結也總能讓我們百感交集。

  雖然本屆廣州車展的变革主題定為“新科技新生活”,凸顯出當前電動化、年车智能化浪潮已成行業發展主要趨勢。市风释放势但是向标新除了圍繞汽車科技改變人類生活外,還繞不開行業芯片短缺、广州新能源汽車唱主角、车展产业跨界造車、变革自主品牌彎道超車等話題,年车我們看過了熱鬧的市风释放势廣州車展,它也給我們釋放了一些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向标新新趨勢。

趨勢一: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悄然改變世界

  在過去,中國汽車市場總是以一種“大而不強”的姿態示人,雖然我們國家的汽車市場需求非常龐大,但是汽車產業的發展與之卻不匹配,所以大部分的汽車市場份額都被國外品牌占據,這一時間也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陣痛。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奮勇追趕,中國品牌的新車數量、質量、智能化技術等方麵,已經有了重大突破,不少新技術走在了全球前列,甚至已經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前行。

  在本屆廣州車展,官方統計展車總數達1020輛,其中全球首發車54輛,中國車企占47輛,跨國公司首發車7輛;概念車28輛,中國品牌車企占19輛,國際品牌展車9輛。在發布的241輛新能源汽車中,中國品牌車型占了153輛。從這組數據來看,中國車企無論是從全球首發新車、概念車,還是新能源車的數量上都占有絕對的領先優勢。

  除了數量上的優勢外,中國品牌發布的新車在受歡迎程度上也很高,消費者的購買力也是史無前例的。就拿坦克500來說,新車在廣州車展開啟預售後,一小時訂單數量就突破了2萬,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停地上漲;還有長城汽車推出的高端轎車品牌沙龍,推出的首款機甲龍,限量101台,售價48.8萬元,預定開啟僅3.5小時就被搶訂一空,成為車展首日的明星車型。

  還有前不久上市的長安歐尚X7PLUS,官方在廣州車展表示,新車上市首日訂單便突破3475輛,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累計訂單已突破30000輛。可以看見,國內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知度越來越高,其實這也是對中國品牌的信任度提升的表現。

  我們在廣州車展現場也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品牌展台被消費者圍得水泄不通,以往這種情況隻是發生在國外品牌展台,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對中國品牌推出的新車也投去了讚許的目光。

  除了中國品牌新車的火爆熱銷外,中國品牌的智能技術也成為本屆車展的一大看點。2021年,我們見證了高階輔助駕駛的快速發展,在本屆廣州車展上,這一切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從造車新勢力一個比一個炫酷的技術就可以看出,中國品牌的智能技術正引領全球智能汽車快速發展。

  今年廣州車展在10.2館新設了“未來汽車科技館”,科大訊飛、AutoX安途、斑馬智行、大運等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及產業鏈相關企業在該館展示了其最新產品和技術方案,而威馬汽車、北汽集團等車企則各自帶來了具備最新技術的汽車產品。

  從車上的激光雷達越堆越多,到華為、Momenta與英偉達、Mobileye的分庭抗禮,除了特斯拉外,幾乎全球所有的高階自動駕駛輔助量產車型都在中國,我們不難發現,中國車企在技術儲備、營銷模式、智能引領等方麵,已經跑在了全球汽車行業的前列。

  未來,中國汽車產業對全球的影響不局限於國內市場,而是通過國內市場的產業變革契機,加速汽車軟硬件實力的快速崛起,到那時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發展。

趨勢二:燃油車不甘示弱主動發起猛攻

  雖然本屆廣州車展新能源車唱主角,但是從展出的燃油車來看,依然是車展的主力軍團,並且燃油車也開始發起猛攻,不管是產品力還是競爭力都比以往推出的新車更上一個台階。

  雖然新能源汽車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由於汽車技術進步的漸進性、資源的不平衡性和地域氣候的複雜性,新能源汽車在短時間內很難替代傳統燃油車,未來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並駕齊驅”,傳統燃油車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從目前汽車銷量上來看,傳統燃油車也依然還有著巨大的市場占比。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新能源與傳統車走勢對比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的傳統燃油車銷量高達161萬輛,而新能源汽車銷量僅有36.8萬輛。

  所以從這方麵來說,傳統燃油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主導汽車市場,所以車企自然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塊巨大的蛋糕。雖然在本屆廣州車展燃油車的聲量沒有新能源那麽旺盛,但是外資、合資和自主品牌推出的重磅燃油車依然不少。

  比如,坦克品牌推出的坦克500,掀起了本屆廣州車展的熱潮,展台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該車正式開啟預售,訂購現場也非常火爆。其實這款車之所以這麽火,與其產品力是分不開的,可以說這款車的整體競爭力已經超過了不少合資品牌車型,也說明自主品牌開始反攻了。

  在自主品牌的燃油車中,捷途品牌一直是不能忽視的存在,本屆廣州車展推出了中型SUV捷途X90子龍,搭載鯤鵬動力2.0TGDI發動機,整體實力不容小覷;還有歐尚的X7PLUS和X5運動版,長安歐尚X5運動版搭載全新藍鯨NE1.5T發動機,預計將於本月底正式上市銷售。

  合資品牌方麵,一汽-大眾的常青樹全新速騰也在車展迎來了改款車型,搭載1.5TEVO發動機,以及12寸超大中控大屏,預計近期將完成SOP下線,明年上半年實現正式上市。

  作為日係代表的豐田汽車,在燃油車領域也不斷推出新技術,在本屆廣州車展上推出全能家用SUV卡羅拉銳放、都市SUV淩放、全新緊湊型SUV鋒蘭達以及全新豪華中型SUV威颯等多款新車,進一步深耕SUV等細分市場。

  東風日產軒逸也推出了搭載日產e-POWER增程式混合動力係統的軒逸e-POWER車型,在節能和燃油經濟性方麵表現更好。另外還有廣汽本田推出的型格、英菲尼迪全新一代QX60,以及雷克薩斯NX等車型,這些車的整體表現都還算不錯。

  雖然新能源會成為未來發展大趨勢,但是燃油車並沒有很快就放棄這個領域,除了推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外,也會將一些新技術引入到傳統燃油車上,比如很多傳統燃油車都推出了混動版本車型,燃油車變身為節能車,這也會成為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過渡的一個發展趨勢,燃油車未來將與新能源汽車展開新的拉鋸戰。

趨勢三:新能源車唱主角高端化已成破局利器

  本屆廣州車展,新能源汽車是當之無愧的看點,尤其是自主品牌車型的表現格外亮眼。官方數據顯示,本屆廣州車展各車企新能源車型參展量達241輛,環比上屆提升約70%。

  其中,以一汽、東風、上汽、長安、廣汽、北汽為首的‘國家隊’車企紛紛展開了純電動高端領域的布局。同時,在本屆車展上,不僅有純電新車型推出,也有品牌的獨立,更有新公司的成立。如R汽車更名為飛凡汽車,長安、華為和寧德時代三方成立阿維塔等。

  值得關注的是,自主品牌的嵐圖、智己、極狐、極氪、沙龍等,都是首次登上廣州車展的展台,上汽R汽車也將首次以飛凡汽車的身份亮相,首秀其新車ES33,並命名為飛凡R7。主場作戰的自主品牌將戰火瞄準了高端新能源,且虎視眈眈。

  非凡汽車CEO吳冰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加速從‘啞鈴型’向‘紡錘型’優化,中高端市場更是兵家必爭之地,飛凡汽車就瞄準了這一細分市場。

  在車展現場,沙龍汽車的文案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其來者不善。“4顆以下,請別說話”、“被我甩開很正常,你要麽嫉妒,要麽大度”、“別算計、你算不過我”……沙龍的首款車型機甲龍定位豪華純電動轎車,搭載了4顆激光雷達,實現激光全視角覆蓋,同時搭載大禹電池技術,並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在車展上市限量發售。

  另外,嵐圖推出的首款全新MPV車型,也將競品車型鎖定在了豐田埃爾法上,這輛“加電”的MPV車型,也開啟了MPV新能源市場的大門,向著豪華定位發起攻擊。

  此外,廣汽埃安還發布了NEDC續航裏程超1000公裏的AionLXPlus,還有搭載12顆高感知雷達傳感器的思皓E10X花仙子款,以及關注度較高的小鵬G9、高合HiphiZ、威馬M7等新車都成為本屆廣州車展的最大看點。

  除了自主品牌外,長期盤踞在高端汽車市場的傳統車企巨頭,也在本屆車展帶來了電氣化轉型方向的作品。其中,梅賽德斯-奔馳全新EQA、EQB純電SUV正式上市,寶馬iX、i4量產版也一同展出,奧迪的首款MEB純電平台車型奧迪Q4e-tron也在國內迎來首秀,Q5e-tron也開啟預售。

  可以看出,BBA在電動化領域發力的決心,同時二線豪華品牌也沒閑著,凱迪拉克首款純電SUVLYRIQ正式發布亮相,後驅長續航豪華版預售價為43.97萬元,新車將於明年二季度交付。林肯也開啟了新能源轎車市場的進攻。

  雖然合資品牌在本屆廣州車展帶來的新能源車型並不是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值得一看的新車,比如廣汽本田全新純電動車e:NP1特裝版、大眾的ID。係列、起亞的首款電動車型EV6等,仍然也有不少看點。

  從本屆廣州車展展出的新能源汽車,我們也看出了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自主品牌都在衝高端。事實上,衝擊高端,是自主品牌宿願與現實的大考,而集中在車展亮相,也不失為提前的試水與較量。

  車企們不約而同的推出高端品牌,並不是一時腦熱,而是有著深刻的市場背景。由於汽車市場需求的快速升級,以及中國品牌眾車企衝高端的一波又一波刺激,這也讓車企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市場需求在變,誰能抓住行業和消費者痛點,誰就會脫穎而出,2022年將會是這些高端品牌集中展開較量的重要節點。

  其實自主品牌衝向高端化已經不是這幾年才有的,已經持續了很多年,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與站起,自主品牌仍然沒有放棄,繼續朝著高端汽車市場進發。之所以出現集中衝高端的現象,最直接原因就是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車市消費升級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自主品牌唯有向上,才能適應市場新變化。

  如今豪華車市場大部分份額依然被BBA品牌占領,不過紅旗H9、特斯拉ModelY、理想ONE、蔚來ES6等車型的到來,也對BBA造成了不小的衝擊。所以自主品牌也從中看到了機會,品牌向上也是各大車企都十分看重的,當然不僅僅是針對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也同樣需要向上發展,所以品牌影響力成為提升向上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車企敲開高端化之門的一大利器。

  狹路相逢,誰將勝出?這是一場新能源的“鬥爭”,而汽車行業的新格局也在加速重塑。

趨勢四:用科技改變人類的出行生活

  本屆廣州車展,在會場外,不少觀眾預約一輛網約車嚐鮮自動駕駛;會場內,觀眾坐進智能座艙,“刷臉”就可以啟動車輛,其實這隻是汽車智能科技的一個縮影。車展還展示了視覺交互科技,通過動態眼球捕捉技術啟動車輛,判斷車輛行駛狀態;還能夠用語音控製幾乎所有車輛功能,結合VR視覺係統,帶來煥然一新的沉浸式人車交互體驗。

  汽車黑科技不僅改變了智能汽車的“大腦”,也對車輛的“神經係統”進行了提升。現場一名觀眾將手機微信導入車機,就可以在車機上與家人視頻通話。未來的汽車越來越智能,別克的“SmartPod智慧駕艙”展示了這樣一幅圖景:座艙內搭載的是可折疊方向盤,在自動駕駛模式下,方向盤可以“隱身”,即完全折疊並收至儀表盤,以便為駕駛員座位留出更多空間。

  (圖片來自攝圖網)

  在這屆車展上,消費者不隻是被新科技體驗吸引,也被重新定義的汽車出行生活所折服。不可否認,如今汽車正從人類的出行工具演變成影響出行生活方式的新物種,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認真思考如何用新技術給人類出行帶來新的體驗。與以往車展新車秀肌肉、炫技術相比,本屆廣州車展用新的品類、新的體驗去影響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從而引導消費者進入自己的體驗圈。

  在未來汽車科技館中,有“汽車改裝文化生活館”,有同期舉辦的“科技文化藝術周”,還有把無人駕駛的動態體驗帶到了展會現場。以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為例,該車搭載了鴻蒙OS係統車型,是首款搭載華為高階自動駕駛ADS係統的量產車型。公開信息顯示,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已經積累了一部分訂單,計劃12月25日開啟小批量交付。

  還有威馬M7,搭載了3顆自主變焦高精超視激光雷達,可以做到固定車位、非固定車位的全場景自動泊車,並循序漸進延伸到城市道路、城際高速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輔助功能。

  除了自動駕駛技術外,車企和上下遊產業鏈企業也推出了與智能座艙相關的產品,比如上汽通用別克的“別克SmartPod智慧駕艙”、斑馬智行帶來AliOS智能座艙操作係統等。其中斑馬智行表示該係統可以通過對車輛信號、係統算力、人機界麵的融合打通,打破屏幕本身的物理界限,將中樞屏與智慧場景屏融合,使得中樞屏操作更便捷,智慧場景屏顯示更沉浸。值得關注的還有北京汽車推出了搭載華為智能座艙-鴻蒙車機OS係統的新車魔方。

  不論是智能座艙、自動駕駛還是未來科技,這些新技術正影響著消費需求的變化,也給消費升級帶來了新的催化作用。

  本屆車展觀眾最直觀的感受是車企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更加重視與消費者的互動,過去的種種保密環節都演變成讓更多人參與進來,這也是營銷思路的重大轉變。

  可以看見,在汽車品牌發布會上,台上不僅有車企高管,還有科技企業、用戶代表、行業達人等,車企已經意識到,汽車科技改變的不隻是人類的出行方式,更是出行生活的改變。

總結

  不管承不承認,中國汽車如今已經駛入全球發展的快車道,中國車企的風向標趨勢也愈發明顯,當2021年廣州車展慢慢落下帷幕,2022年的變革已悄悄開始加速。

(責編:劉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