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數據債券網

債券數據債券網

效运家屬選擇取消呼叫救護車

时间:2025-04-27 07:37:01分类:時尚

《人民日報》(2025年03月24日第13版)

120調度員4分鍾電話指導,人民日报救回16天嗆奶窒息嬰兒

進醫院前,关注急救體係如何高效運轉(民生一線)

日前,福州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調度員李如濤通過電話指導家屬,进医急救在4分鍾內幫助福州市晉安區一名因嗆奶而窒息的院前16天嬰兒恢複自主呼吸,相關視頻引發眾多網友點讚、体系熱議。何高記者了解到:該嬰兒恢複自主呼吸後,效运家屬選擇取消呼叫救護車,人民日报自行帶孩子前往就近醫院住院觀察,关注事發4天後,福州嬰兒健康出院。进医急救

視頻獲得廣泛關注後,院前也引發了網友對調度員群體的体系關注和對城市醫療急救體係的熱議。從撥打120電話,何高到送入急診室,整個院前急救的過程都牽動著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的心。調度員是怎麽工作的?急救過程中,醫護人員在做什麽?患者家屬應當如何正確撥打急救電話?記者進行了采訪。

呼叫即急救

調度員需冷靜控場、專業指導

“你好,我們寶寶嗆奶了,該怎麽辦?”時針撥回到3月10日上午8點左右,李如濤接到了來自福州市晉安區的一通電話。

“不要緊張,你先告訴我地址。”李如濤立即啟動急救醫療優先分級調度係統(MPDS係統),確認地址與聯係電話後,點擊係統上的“落單”按鈕,由另一位調度員同步聯係距離患者最近的醫院調派急救車輛前往。

與此同時,李如濤一麵安撫家屬情緒,一麵快速有序詢問患者年齡、性別、是否清醒、是否有呼吸等信息,確認患者狀態。“這些問題的內容與順序都是MPDS係統的規範流程。”李如濤事後回憶,該係統共設置腹痛、溺水、過敏、中風等33組預案,按患者主訴症狀分類,設置相關問題,幫助調度員快速準確了解患者基本情況與疾病危重等級。

“當時孩子已經沒有呼吸,被定級為最嚴重的E級。”時間不等人,李如濤在電話中鎮定指導家屬進行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在規範指導與家屬配合下,孩子終於哭出了聲。“她哭出來那一下特別響亮,我的聲音都提高了。”李如濤仍清楚記得當時的細節。

“醫學急救知識和控場能力是調度員的基本功。”李如濤介紹,在福建省急救中心,調度員都具有醫學專業背景,“在上崗前,我們要通過基礎生命支持培訓考核、考取調度員資格證,還要進行至少3個月的崗前培訓。”

坐上調度員席位,不代表學習的停止。

“調度員資格證每兩年都要再認證一次。”福建省急救中心120調度中心負責人陳媚介紹,中心對調度員開展常態化培訓與質控管理,定期對120電話錄音進行抽檢,發現不足,並邀請不同專科醫生給調度員再培訓,擴充臨床知識麵。

從業28年,李如濤也是第一次接到嬰兒嗆奶窒息的案例。“好在日常培訓分享中,我從同事經曆的類似案例中積累了經驗,才能快速作出反應、流暢給予幫助。”李如濤說。

上車即入院

院內醫護根據評估提前準備

調度員在與患者或其家屬溝通時,醫護人員在做什麽呢?

“接到調度員指令後,就近醫院的出車駕駛員、醫生、護士與擔架員就會立即出發。”福建省急救中心副主任鄭曉春介紹,福建省急救中心依托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建設,組建了120急救網絡體係,實行分區劃片並統一調度福州市城區內26家網絡醫院。

“我們要求網絡醫院的3分鍾出車率在95%以上,同時,綠色通道設置,急救車輛、設備、藥品的配備,急救人員的資質等都必須達到相應標準。”鄭曉春說。

救護車行駛在路上,各方力量也被迅速調動起來。

救護車的車載平板電腦上會實時顯示調度員獲取的評估信息,供車內醫護人員提前了解。“到達現場後,醫生立即急救處理,並把評估結果通過院前預警告知係統與院內進行銜接,院內相關科室的醫生可以在搶救室、導管室和手術室提前準備,等待患者到來。”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急診科主任陳宏毅介紹,麵對突發重大公共事件時,如遇道路擁堵,120調度員可通過“醫警聯動救護車護航平台”申請護航,交警就能依據實時路況,為救護車實施綠燈保障。

“時間就是生命,我們不但要盡可能救活患者,還要提高病患此後的生活質量,降低致殘率。”陳宏毅說。

福建省急救中心獨立於普通門診,設有院前急救部、急診搶救室、急診內外科病房、急診重症醫學科、急診手術室、急診麻醉科、各專科急診診室以及急診藥房、急診B超、急診CT室、急診檢驗科、急診放射科等一係列輔助科室。鄭曉春介紹,該中心具備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內救治、重症監護等三大功能,可有效推動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一體化進程。

急救需醫患密切配合

學會正確撥打120電話

醫護人員掌握專業知識,經過長時間訓練,能夠及時響應。但作為未掌握充分急救知識的患者家屬,又應該怎麽做呢?

“120調度員的每一個問題與指令都經過科學驗證,非常重要。”陳媚提示,調度員的詢問與指導不影響中心調派救護車,越是遇到危急情況,家屬越要有效回答調度員的每一個問題、執行調度員的每一個指令。

“撥打120時,家屬首先要冷靜、準確、快速地傳遞地理位置和聯係方式信息,如果在戶外,可以尋找公交站、路牌等標誌性建築物。”陳媚建議,此後,需要根據調度員提示,細致描述患者的性別、年齡、病史等基本情況,以便調度員及時反饋給醫護人員,並作出現場急救處理的指導。

對於聽障或失語等特殊人群,又應該如何呼救呢?

鄭曉春介紹,福建在全省院前醫療急救係統上線了無障礙呼救功能,患者可通過微信小程序或手機短信進行無障礙呼救。“以‘福州急救便民服務’小程序為例,特殊人群可通過專門板塊進行文字求助。‘一鍵呼救’按鍵可直接發送預設的患者信息和實時定位。”鄭曉春表示,該程序還可以讓在外地的家屬為家中患者求助。

此外,鄭曉春建議部分患者不要濫用急診力量,把急診當夜間門診使用。“急診力量寶貴,希望將相關資源留給更緊急、更需要的人群。”鄭曉春說。(記者 施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