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屆國際濕地城市名單發布,安徽合肥成功入選國際濕地城市。而行根據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丨庐合肥全市濕地保有量11.82萬公頃,阳董园濕地保護率約75%。铺国美麗的家湿濕地是一幅色彩斑斕,意蘊萬千,相约向春讓人浮想聯翩的安徽畫卷。行走其間,而行與山水親吻,丨庐與花鳥對望,阳董园踏踏青,铺国賞賞花,家湿看看水,相约向春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趕緊安排起來吧。
第二站
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
水波粼粼,水體清澈透明,無數的島嶼散落於董鋪水庫,島嶼上植被豐富;豐富的水生植物,群鳥在這裏或棲息或築巢……這裏,就是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
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地處廬陽區西部,西起南淝河支流匯合口,東至董鋪水庫大壩,北起三國城路,南達水庫水源一級保護區南界,規劃總麵積4667.43公頃,濕地麵積2949.79公頃,濕地率為63.20%。
公園坐擁董鋪水庫,濕地資源類型多樣、動植物種類豐富,目前有高等植物共86科241屬331種,野生脊椎動物25目52科144種。其中,魚類5目9科31種,兩棲類動物1目4科9種,爬行類動物2目3科7種,鳥類14目31科87種,哺乳動物3目5科10種。公園內還有國家Ⅱ級保護動物2種,分別是小天鵝和虎紋蛙。
公園周邊有國家AAAA級三國新城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三十崗生態旅遊景區及李牌坊、“雞鳴三縣”等眾多曆史悠久的名勝遺跡和自然人文景觀,文化底蘊深厚。
據悉,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是以保護董鋪水庫及水源地為目的的公益項目,規劃範圍包括董鋪水庫及一、二級水源保護區。該公園主要以庫塘濕地為主,兼有永久性河流濕地、洪泛平原濕地,為省內最大國家濕地公園。
國家級濕地公園的建設,得益於董鋪水庫水源地保護區搬遷和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的實施。自2012年起,廬陽區為進一步保護合肥市飲水安全,實施了兩大水庫——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一級保護區周邊居民整體搬遷工作,並在此基礎上種植水庫涵養林,進行複墾還林。2014年,該區從保護董鋪水庫優良水質、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保障巢湖流域水生態安全出發,在部分搬遷區域創建國家濕地公園,並陸續獲批安徽省級濕地公園、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為加強濕地資源管理工作,廬陽區成立了濕地公園巡護隊伍,製止盜獵、采挖、侵占濕地,配合開展各項濕地科研監測。此外,該區還對1萬餘畝的水源涵養林實施森林撫育,希望通過進一步保護和恢複董鋪濕地生態係統,修複濕地生態環境,有效保護合肥市飲用水水源地。
該項目根據公園現狀,結合濕地資源分布和公園定位,從維護濕地生態係統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出發,將公園分為5個功能區,即濕地保育區、恢複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管理服務區。將有效修複濕地生態環境,恢複濕地植被,營造良好的鳥類棲息環境。此外,該項目還充分發揮現有的濕地資源、人文資源,開展濕地科普宣教等活動,使安徽廬陽董鋪國家濕地公園成為集濕地保護、曆史文化展示、科研監測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