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莆田東岩山東山祖祠內的叫千年古樟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本網記者 黃淩燕 馬俊傑 文/圖)“位於東岩山東山祖祠內的千年古樟,是莆田莆田市樹齡最大的古樹。半個世紀以來,东山曆經劫難,祖祠樟曾經瀕臨死亡。内千年古在人們的白蚁關注和搶救下,今年這株古樟終於重煥生機。叫”昨日,莆田義務照料千年古樟已經15年的东山白蟻防治專家顏獻儒告訴記者,這幾天他將給古樟安裝IPM白蟻檢測探測器,祖祠樟而這也將是内千年古全市首株使用該設備的植物。
為根治蟻患險些燒死“八閩第一樟”
記者在東山祖祠內看到,白蚁千年古樟枝繁葉茂,叫傲然挺立在條石八卦防護台裏,莆田鬱鬱蔥蔥的东山樹冠如同一把撐起的綠色大傘。這位已經千歲的“老人”需要拐杖支撐才能屹立不倒,在它的南麵和西麵樹冠各支著一根長9米多的“A”形水泥柱,樹幹上砌著一道弧形磚牆,探頭一看,磚牆裏填滿泥土。
顏獻儒說,這棵千年古樟是公元4世紀初晉懷帝時期種植的,至今已存活1600餘年,樹高約20米,樹圍13.8米,胸徑4.39米,樹主幹苔蘚斑駁且分三杈,是傳說中“三教合一”的象征。中國社會科學院曹中建副院長參觀了古樟後,評價它為“八閩第一樟”。這棵千年古樟是福建省珍稀的古樹名木,被譽為“古樹王”,堪稱“莆田一絕”,見證了莆田深厚曆史文化底蘊,具有重要的曆史科學文化研究價值。
然而,從上世紀50年代起,古樟遭受白蟻蛀蝕,造成枝幹中空,80%枝條枯死。因蟻害肆虐,缺乏科學治蟻的人們對白蟻發起火攻,在樹洞中灌滿柴油,點火焚燒。這不僅沒有根治蟻患,還差點燒死了千年古樟。因樹幹被蛀空,1996年,一場台風把三杈中的一根直徑近2米的枝幹折斷。
民間誌願者義務照顧古樹15年
顏獻儒對記者說,他是莆田人。1996年,在湖南冷水江擔任有害生物防治所所長的他在參加全國白蟻中心舉辦的一場會議時,遇到了福建省昆蟲學會白蟻防治學會副理事長陳波藩。聽說莆田最“老”古樹的遭遇,顏獻儒決定回到莆田。一回到莆田,他就去一睹這棵千年古樟的風采。他痛心地發現,古樟嚴重脫水,連樹皮都幹枯了。經他檢查,樹“身”上蛀滿白蟻,有家白蟻、黃翅大白蟻、黑翅土白蟻,這些白蟻是導致千年古樟枯萎的罪魁禍首。
眼見千年古樟傷痕累累,顏獻儒坐不住了。他一邊讓東山祖祠的管理人員買來高壓噴水器,噴藥滅白蟻,一邊奔走相告,請莆田市農科所、林業局、園林局、水務局、科協等部門的專家一起研究測土配方,搶救千年古樟。
2003年,為了讓古樟重新生根,顏獻儒做了個大膽的實驗。他在古樟周邊砌了一個磚牆,把原來的土挖掉一部分,往磚牆裏填入新土。新土裏添加了蘑菇料、花生餅、黃豆等製作的肥料,土裏還加上白蟻藥。
三年後,顏獻儒發現古樟已經有長新根的跡象,主幹上萌發出三條新枝杈,近2米高的樹幹表皮上長出大量的新須根。他欣喜不已,把磚牆擴大,築成2米高、4米長的弧形磚牆,繼續為古樟輸送養分。
為了防止古樟再遭白蟻,顏獻儒自掏腰包,買來肥料和白蟻藥,每隔兩天就前來打藥,盡心盡力照顧古樟。15年來,他為了養護古樟,已經花費3萬多元積蓄,但他絲毫不在乎。這棵古樟已經像他的親人一樣,來看看古樟已經成為他多年的習慣。
顏獻儒告訴記者,他將會繼續守護這棵千年古樟。而這幾天,他要給古樟安裝IPM白蟻檢測探測器。安裝了探測器後,如果樹裏有白蟻,白蟻會跑到放有白蟻餌的檢測器裏,指示燈就會發出信號,這樣打開檢測器就能上藥消滅白蟻了。而這也將是莆田首次采用該設備消滅白蟻。
古樟牽動各方心 古樹保護待加強
在顏獻儒的帶領下,記者繞到樹幹後,看到倒地的枝幹正安放在一座嶄新的防護廊裏。這座防護廊屋頂鋪蓋著紅磚,別具特色,旁邊還有同樣風格的一座仿古看護房。顏獻儒說:“這防護廊和看護房,連同條石八卦防護台都是新建的,今年6月份剛完工。”
在東山祖祠,記者了解到,古樟原有的磚砌八卦防護台有嚴重的裂縫,去年祠裏已經向建設部門申請對八卦台進行改造。根據東山祖祠古建築的特殊環境和古樟的生長狀況,祠裏邀請園林專家、古建築專家等製定仿古八卦條石防護台。為防止那枝曾被台風刮倒的古樟枝杈被雨淋日曬,祠裏在傾倒一邊的樹幹下蓋了防護廊,還建了一座看護房,對古樟進行保護。
記者了解到,莆田市人大代表林國明和政協委員陳炳煌都曾經在“兩會”上提出對千年古樟複壯保護及周圍環境改造的建議。他們的提議得到莆田市林業、建設等部門的響應和支持。莆田市園林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東山祖祠裏的千年古樟生存狀況早已引起各部門的重視,局領導也多次深入祖祠指導搶救,今年局裏還撥專款6萬元,作為保護古樟的經費。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千年古樟終於枯木逢春,萌發了嫩芽,綻放新枝,在今年迎來了枝葉繁茂的勃勃生機,為莆田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各部門都對搶救古樟做出努力,我想打造一塊石碑,記錄大家搶救千年古樟的事跡,這塊石碑將立在古樟旁,讓前來觀瞻的人了解古樟複活的來龍去脈。”顏獻儒說。
莆田的古樹名木樹種多,數量大,分布廣,但近年來由於氣候異常,環境汙染,病蟲害等原因,造成一些名木古樹的死亡。如綠砂荔枝是莆田獨有的荔枝品種,曾經引種廣東省,前幾年廣東省為了保護這個珍稀樹種以每顆果實5萬元的高價拍賣給人去繁殖保護,而非常遺憾的是莆田的綠砂荔枝母樹卻最終死亡。名木古樹保護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落實保護責任,保障養護資金,莫讓遺憾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