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數據債券網

債券數據債券網

“林草、林藥、林菌

时间:2025-05-01 18:42:43分类:娛樂

東南網9月19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徐士媛 戴敏 通訊員 林斯乾)初秋時節,金山走進位於上杭縣白砂鎮的上杭山变骨碎補林下種植2號基地,在這個全國最大的林下馬尾鬆種子園,上千畝骨碎補以盆栽的种药方式整齊地栽種於高大的馬尾鬆樹下。燥熱驕陽被層層疊疊的草青針葉遮擋,林下的金山骨碎補肆意生長、生機盎然。上杭山变

充滿生命力的林下不僅是骨碎補,更是种药以骨碎補為代表的上杭林下中草藥產業。

近年來,草青上杭縣充分利用豐富的金山森林資源優勢,引進社會資本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模式,上杭山变大力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林下助推鄉村振興和林業高質量發展。种药近日,草青省林業局公布第二批林業改革發展典型案例,上杭縣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新模式獲全省推廣。

先行先試

人工繁育珍稀藥材

林下種植養殖,上杭起步並不晚。“林草、林藥、林菌,嚐試過很多品種,但始終沒有探索出能持續穩定增收的產品。”上杭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華倫鍾說。

林下經濟要穩定發展,關鍵之一在於種植品種。種植高價值、市場需求大且市場前景廣闊的作物是降低林農種植風險的重要舉措。但這樣的理想作物是什麽?又該如何獲得?福建和康藥植科技公司(下稱“和康”)的到來解了上杭的燃眉之急。

2020年,和康忙於為公司的骨碎補種植基地選址。在中醫裏,骨碎補具有強骨補腎、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治療骨質疏鬆、腎虛腰痛等疾病,是生產保健藥品的重要材料,市場需求量大。野生的骨碎補常見於雲貴川等地,由於生長年限較長,數量有限。長期為各大知名藥企供應原料的和康開始轉向人工種植骨碎補。

當考察到上杭時,上杭白砂國有林場(下稱“白砂林場”)豐富的林業資源留住了和康。“據不完全統計,全縣約有10萬畝林地可用於林下種植。”華倫鍾說。

2020年,和康落戶白砂鎮,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院合作,在全國率先研發出骨碎補種苗人工繁育技術。第二年,和康建成400畝育苗中心,並在白砂林場林下種植骨碎補2000多畝。

除骨碎補外,另一珍貴作物——金毛狗蕨也加入了上杭林下經濟產業大家庭。金毛狗蕨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具有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2021年底,我省破獲兩起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共查扣金毛狗蕨10萬餘株,白砂林場主動請纓,率先認領了3萬株。

得益於和康擁有的蕨類作物培育技術,金毛狗蕨人工培育技術很快研發成功。今年,白砂林場與和康雙方達成合作,實現金毛狗蕨仿野生產業化種植。

華倫鍾說:“金毛狗蕨的種植和銷售等需要獲得相關部門的許可,而和康是我省目前唯一一家有金毛狗蕨種植和銷售資格的企業。”

無論是骨碎補還是金毛狗蕨,都存在生長周期長、產生效益慢的問題。“骨碎補需要4年,金毛狗蕨需要6年。”和康總經理助理賴瑞英介紹,和康采取“以短養長”模式,林下種植淫羊藿。淫羊藿藥用價值高、產量高,播種一次可采摘七八年,且越采產量越高,可以為骨碎補和金毛狗蕨的培育提供一部分資金支持。

目前,和康是全國第一家骨碎補、淫羊藿、金毛狗蕨中藥材人工繁育產業化企業。賴瑞英說:“我們的育苗中心,可年產骨碎補種苗9000萬株、淫羊藿種苗8000萬株、金毛狗蕨300萬株,公司林下經濟作物種植麵積達6000餘畝。”

龍頭帶動

打造上杭富民產業

在和康的龍頭帶動和示範推廣下,去年,上杭多個鄉鎮合作社和林農開始種植骨碎補,麵積200多畝。

骨碎補種苗現價每盆5.98元,按每畝種植5000盆計算,成本近3萬元。種成之後,按目前骨碎補市場價計算,每畝純收入可超10萬元。“骨碎補生命力旺盛,抗災抗蟲害,且不耗費太多人工管理,管理成本低。”骨碎補林下種植2號基地負責人表示。

長遠看,骨碎補的市場效益高,但每畝近3萬元的初期成本投入對多數林農來說依舊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且作為新引進品種,林農不熟悉種養技巧,對它的市場價值心存疑慮。

為了鼓勵林農種植骨碎補,將骨碎補打造成上杭的富民產業,當地想方設法降低種植成本和風險。

一方麵,和康在提供種苗時每盆隻先收取4元,剩餘等林農產生收益後再支付,同時,和康對合作社和林農種植的骨碎補實施全程技術跟管,保證種植質量。

銷售方麵,和康保障保底收益。收成後,和康會以每斤2.8元的價格向林農收購產品,每盆骨碎補的收購價大約為12元。

國有林場和社會資本的合作也增強了林農的種植信心。白砂林場副場長林景泉說:“與和康公司合作,不僅創造了200多個就業崗位,還為林場額外增加了100多萬元收入。”

據悉,和康公司將建設自動化加工廠,進一步提升中藥材附加值,增加種植收益。

接下來,上杭將爭取出台骨碎補產業貸款、保險相關金融扶持政策,同時整合現有強農惠農政策,規模化打造骨碎補種植示範區。此外,成立上杭縣骨碎補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優先安排有意向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林)場及農戶,形成“公司+聯合社+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全國最大蕨類中藥材產業基地,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華倫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