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懸賞10萬!悬赏厦门3歲孩子在小區被拐走?区被真相揭開,廈門人怒了!拐走
這兩天,真相
很多人的揭开朋友圈流傳著
一則內容為
“家長懸賞10萬尋找3歲被拐女孩”的消息
“幫忙擴散,3歲女孩在錦繡花園小區被拐走,人怒家長拿出10萬酬金尋人……”
網友紛紛傳遞愛心的悬赏厦门同時,
也在為女孩的区被安危捏著一把汗。
然而,拐走記者調查發現,真相
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網傳
懸賞10萬尋找3歲被拐女孩
消息稱,揭开一名3歲女孩在錦繡花園小區附近被人拐走,人怒小女孩能說出她爸爸的悬赏厦门手機號碼。從監控上看,区被她是拐走被一名40多歲的男人抱走了。
尋人消息中,留下了一部“139××××2999”的手機號碼,聲稱提供有效線索者可拿到10萬元的酬金,聯係人為寧繼春。
消息配發的圖片顯示,一名年幼的兒童坐在超市的購物車裏,一臉天真爛漫的模樣。圖片中的兒童指稱是被拐的女孩。
求證
虛假消息曾多次被辟謠
10日晚,記者撥打了消息中所留的手機號碼,顯示為關機狀態。
經百度查詢,該手機號碼的歸屬地為沈陽市,被288個百度手機衛士用戶標記為“遼寧省鳳城市香元日用品廠”。
早在2015年,這條尋人消息就曾在上海、陝西、山東、福建、貴州、陝西、湖南等地廣為流傳,各地媒體經調查後均刊發報道表示“消息不實”。
該謠言曾在鄭州出現
10日晚,有理性的網友辟謠稱,“今晚朋友圈很多人轉發了……好幾年前的騙子信息,搜索一下就能查到。”
記者發現,轉發這條尋人消息的網友多為年輕媽媽群體。對此,有理性的網友認為:
孩子屬於弱勢群體,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刻意以孩子為工具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最容易引來人們的同情,從而達到傳播麵的最大化。
其背後,無外乎出於兩種目的:在網絡上博取關注,達到心理上的滿足;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經濟利益。
律師
傳播愛心需核實
遼寧宏展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律師劉萬昕表示:
此類消息不僅在消費網友的愛心,
也汙染了網絡環境。
網友不經核實就傳播“愛心”,
一旦不慎踩入了違法的“雷區”,
情節嚴重的會受到行政處罰直至刑事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製;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來源:海峽導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