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保持秩序,年终奖喊到的写春社員,請大家上台領錢。联送”台上主持人手持話筒,福气安排著分紅安排。合作台下,社社工作人員手捧的员喜一摞摞大紅包引人注目。10位社員代表集中上台,年终奖接過紅包和禮物,写春臉上露出燦爛的联送笑容。
1月25日,福气農曆小年。合作屋外寒潮將至,社社屋內暖意融融。员喜合肥蜀源原種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第三屆分紅大會在小嶺南叁號院舉行,年终奖隨後又開展了“寫春聯,送福氣”公益活動。
分紅大會定在下午1點30,不到1點已經有社員早早來到現場嘮家常、說收成——今天,他們是主角。叁號院的吊頂上掛滿了紅彤彤的燈籠,以分紅為主題的橫幅和展示板,也流露著濃濃的喜慶氣氛。
大會開始,主持人先宣讀了分紅人員名單,社員們聽了臉上洋溢著喜悅,在聽取了合作社年度經營報告後,最激動人心的分紅環節終於開始。10位社員代表集中上台,領取紅包和精美的稻米禮盒,並合影留念。其餘成員在會後排隊,依次簽字領取合作社分紅。此次,42名合作社成員人均分紅300元和10斤原種稻米,分紅資金共計12600元。
“我現在在市區工作,已經把地和村裏的住房都出租出去,一年租金有個3萬元,加上日常工資,年入10萬元不成問題。這不,合作社又分紅了,同事都羨慕我喜提‘年終獎’。”馬崗村村民張道順領到紅包後當場就打開了。
據了解,這已經是蜀源合作社連續第3年分紅。作為蜀山鄉村振興項目成立的第一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蜀源”由合肥蜀山鄉村振興投資有限公司、安徽農道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42戶農戶共同出資組織成立。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合作社開展一產生產,分季節種植原種水稻、油菜花和豆類等作物,按照市場化運作、統一營銷體係的思路,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優勢農產品品牌,不斷增強村級造血能力,探索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幾年來,依托產業化的發展優勢和不斷延伸的產業鏈條,合作社逐步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目標,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雙豐收”。
“今天是小年,社員們齊聚一堂,共享這一年來的收獲與喜悅。”譽陽集團設計總監張承宏表示。分紅大會後,傳統的“寫春聯 送福氣”活動再次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合作社邀請來省書協、安徽日報書畫院的3位書法家們,為村民們義寫、義贈“門對”,將楹聯文化、書法藝術送到群眾家門口,為即將來臨的農曆新年增添一些濃厚的喜慶氛圍。
執筆、 點墨、 運筆,書法家門一“福”接一“福”。剛剛寫好的春聯,散發著濃濃的墨香,瞬間就被村民們“搶空”。“我可得守著,讓書法老師們給寫上幾幅好字,等過年時貼在正門上。”馬崗村民俞修安表示自己喜歡熱鬧,“過小年,我收到了分紅、稻米、春聯三重‘大禮包’了,村裏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經過一下午的書寫,書法家們在小嶺南,共義寫義贈春聯百餘幅,拿到對聯的群眾滿載著美好的新年祝福欣喜而歸,還有部分春聯送到了“最美庭院示範戶”等村民的家中。
(劉曉朦、曹光輝、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