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頓團圓飯盼了十六年 海滄警方助失聯男子聯係家人
除夕,顿团謝斌姐弟和民警合影。圆饭(圖/海滄巡特警反恐大隊提供)
大年初一,盼年在老家建甌,海沧謝斌(左)和父親(中)、警方家人姐姐(右)合影。助失(圖/謝斌提供)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羅子泓 朱道衡 通訊員 淩瑾)對謝家來說,联男联系這頓團圓飯遲到了16年。顿团自弟弟謝斌(化名)失聯後,圆饭姐姐謝麗(化名)的盼年心中便壓上了一塊重重的石頭。謝斌身在何處、海沧是警方家人死是活?就在全家快失去希望時,海滄巡特警反恐大隊民警張龍在盤查中發現了謝斌並幫其聯係姐姐,助失讓其順利歸家。联男联系而這個與團圓相關的顿团故事,恰好發生在除夕(2月4日)當天。
“他真的是舅舅嗎?我叫對了沒有?”麵對從未謀麵的謝斌,小外甥一臉好奇,不斷地問媽媽謝麗。“對啦,他就是舅舅。能找到他,多虧了警官,也真是個奇跡呀!”昨日,謝麗聯係本報記者講述尋親故事,表達了對張龍的感激之情。
盤查
一串“查無此人”的身份證號引發民警懷疑
4日上午10時30分,張龍在新陽轄區執行節日期間路麵盤查勤務時,注意到一名低頭走路的男子,遂要求男子出示身份證件,對方掏出一張戶籍證明。“開具時間竟是2003年!”張龍說,證明的部分內容模糊不清,他在便攜式警用設備輸入男子身份證號,係統顯示“查無此人”。這人難道有重大犯罪記錄?張龍將男子帶回新陽派出所並調取電腦記錄,發現男子名叫謝斌,是建甌人,沒有犯罪記錄。
據謝斌講述,由於“沒賺到錢不好回家”,十多年來,他過著在外漂泊打工的生活,沒換二代身份證,連戶籍也被注銷了。張龍注意到,謝斌的身份信息中,關聯著謝麗和她的丈夫,原來,這麽多年,夫妻倆一直在尋找弟弟,2018年2月,他們又一次以“尋找失蹤人口”為由報警。於是,張龍立即給謝麗打了電話。
回放
男子十六年前無故失聯家人曾求助央視節目
沒有任何前兆,2003年7月,在廈打工的謝斌從姐姐的世界裏消失了。“問過他的同事朋友,試圖找過他的前女友,拜托到各地打工的親友打聽消息,給央視《等著我》欄目發過郵件,但一點線索都沒得到。”謝麗說。
謝麗說,弟弟是父母最寵愛的孩子,但母親去世,他未能陪在身邊。弟弟單純內向,有些木訥,還有幾次做生意被坑的經曆,家人都懷抱悲觀猜想:可能遇人不淑,可能被騙進傳銷組織,可能吸毒……
“十多年,就算是辦銀行卡、住旅館也得用身份證吧?但在派出所查詢時,一直沒有記錄。我們甚至懷疑他遇害了。”漸漸地,尋找弟弟的希望一點點消散。“再找找,或許明天弟弟就回來了。”謝麗說,2018年春節前,他們再次報了警。
擔心影響弟弟情緒,謝麗不敢細問弟弟突然與家中斷了聯係的原因,她猜想,或許是弟弟接受不了母親去世的事實,或許是弟弟和前女友鬧矛盾,家中給了他壓力。
團圓
回家給父親洗腳盡孝道正在辦理戶籍等手續
“真找到我弟弟了嗎?”除夕接到警方電話,謝麗興奮得雙手直顫。見到謝斌時,她用力地拍拍弟弟的肩膀:“謝斌,真的是你嗎?”
相隔16年後,姐弟倆的雙手緊握在一起。在謝麗眼中,弟弟從青澀小夥變成了40多歲的中年人,相貌滄桑許多,可那一口鄉音依舊熟悉。
除夕當晚,姐弟吃了團圓飯,大年初一一早,他們驅車趕回老家。父親將兒子摟進懷中,眼泛淚光:“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按照老家習俗,謝斌給父親洗了腳。親戚朋友則紛紛趕往他家拜年祝賀。“弟弟和親友聚聚,開朗了許多,還發了第一條朋友圈呢!”謝麗笑著說,謝斌正在老家辦理身份證和戶籍等相關手續,日後打算來廈工作。
除夕當天,張龍送了謝斌兩份禮物——多年不見的姐姐和象征平安的蘋果。謝麗歎道:“如果沒有張龍警官,我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見到弟弟。真的非常感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