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餘健平/文 沈威/圖 通訊員 艾存博 彭仕洲)3月9日下午,厦金厦门廈金大橋(廈門段)項目控製性工程劉五店航道橋(懸索橋)迎來又一個裏程碑時刻——西主塔承台鋼套箱精準安裝落位,大桥段刘店航道桥為後續主塔承台施工、迎新塔柱爬升奠定堅實基礎。进展
劉五店航道橋東西主塔隔航道相對而立,厦金厦门是大桥段刘店航道桥懸索橋重要的承重結構,與主纜、迎新錨碇共同形成大橋受力體係。进展兩座主塔均為“門”字形結構,厦金厦门應用同類型施工工藝建造。大桥段刘店航道桥
西主塔鋼套箱為啞鈴形雙壁鋼套箱結構,迎新高11.7米、进展長105.8米、厦金厦门寬47米,大桥段刘店航道桥平麵麵積相當於7個籃球場大小,迎新重4225噸,相當於2100輛家用小汽車的重量,是目前國內最重的跨海大橋永久雙壁防撞鋼套箱。作為橋梁永久防撞設施,鋼套箱如同“鋼鐵巨盾”,能有效緩衝船舶等水上交通工具對橋墩的意外撞擊,提高橋梁結構耐久性。
為保障鋼套箱順利就位,路橋工程公司和施工單位中交二航局建設團隊經過多輪論證,采用“預製場整體組拚+海上運輸+起重船一勾吊”的施工方案。預製場整體組拚降低了焊縫缺陷率,既規避了複雜海況下拚裝施工風險,又減少船舶往返次數,實現“質量+效率+環保”三重效應,彰顯了我國橋梁預製裝配化、工廠化、智能化建設實力。
鋼套箱運輸需穿越金通、劉五店兩條繁忙航道,航行安全至關重要。項目團隊運用數字孿生技術預演運輸路線,聯合海事部門實施精準護航,全方位保障鋼套箱運輸作業安全。
西主塔鋼套箱采用5500噸級吊裝能力起重船“二航卓越”進行整體吊裝,不僅大幅優化了施工流程,減少了海上作業環節,還有效降低了拚裝誤差及安全風險,僅用3個小時就完成吊裝工作,為項目建設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起重船整體吊裝超大、超重鋼套箱,在國內橋梁建設領域亦屬罕見。